恒温振荡培养箱的校准需分别针对温度控制系统和振荡机构进行,以确保实验条件符合生物培养或化学合成要求。以下是具体校准步骤与关键要点:
一、温度校准
校准工具准备
使用经计量认证的数字温度计(精度±0.1℃)或无线温度记录仪,配备多个传感器探头(至少3个),分别放置于培养箱内不同位置(上层、中层、下层;靠近门侧与背侧)。
空载预运行
设定目标温度(如37℃),开启设备运行2小时以上,待温度稳定后记录初始数据,消除环境干扰。
多点温度测试
温度均匀性检测:在设定温度下,每隔1小时记录各探头读数,连续监测6小时。计算各点与平均值的偏差,要求均匀性≤±0.5℃。
温度波动性检测:选择中层中心位置,记录1小时内温度极值,波动范围需≤±0.3℃。
温度过冲测试:设定目标温度后,观察升温阶段最高温度与设定值的差值,过冲量应≤1℃。
校准调整
若偏差超标,通过设备控制面板的“温度校准”功能输入修正值(如实际温度36.8℃时设定37℃,需输入+0.2℃修正)。若硬件故障(如加热管老化),需更换部件后重新校准。
二、振荡精度校准
振荡频率校准
使用光电式转速计或激光测速仪,将反射贴纸粘贴于振荡托盘边缘,测量实际转速。
设定目标转速(如150rpm),连续运行30分钟后记录数据,要求误差≤±1rpm。
若频率偏差,调整电机驱动参数或更换皮带(针对机械传动式振荡器)。
振幅均匀性校准
在托盘四角及中心放置标尺,用高速摄像机或千分表测量振荡幅度(往返距离)。
要求各点振幅偏差≤±5%(如设定振幅25mm时,实际值需在23.75~26.25mm之间)。
若振幅不均,检查托盘固定螺丝是否松动或偏心轮磨损情况。
振荡稳定性测试
满载(如放置培养瓶)状态下运行24小时,观察振荡频率与振幅是否漂移。
长期稳定性要求频率漂移≤±0.5rpm/天,振幅变化≤±0.2mm/天。
三、校准周期与记录
周期建议:温度校准每6个月一次,振荡精度每年一次;高频率使用设备需缩短至3个月。
记录要求:校准报告需包含环境温湿度、校准工具编号、原始数据、修正值及结论,并附设备标识(如出厂编号)。
通过系统化校准,可确保恒温振荡培养箱的温度控制精度达±0.2℃、振荡频率精度±0.5rpm,满足细胞培养、酶反应等实验的严苛要求。